台灣立報 更新日期:"2010/06/09 00:07" 史倩玲
【記者史倩玲台北報導】目前愛滋感染者以毒癮患者居多,但政府在推行愛滋防治活動時,仍以同志做為主要目標族群。性別人權協會秘書長王蘋表示,政府將愛滋與同志化為等號的迷思經過幾十年,仍無任何改變。
愛滋非同志疾病
王蘋指出,在1980年代,在美國發現第一例愛滋病例,由於最早的感染者是男同志,因此在早期醫學界對病毒了解不深的情況下,許多人誤以為愛滋是專屬於同志的疾病。等到醫學界慢慢發現愛滋病毒的真相之後,才發現愛滋感染是由血液以及不安全性行為傳染。因此到了1990年代之後,全球防治愛滋的運動,以不安全性行為以及藥癮者注射行為為主,不再認為是某個特定族群的疾病。
不過,世界潮流已經將愛滋防治從「人」轉移到「行為」,但台灣政府在防治愛滋的思維上卻沒有改變,仍已針對特定族群為主,除了同志之外,還增加了性工作者。
王蘋指出,這樣的愛滋防治思維有很大的漏洞,由於愛滋感染是以不安全性行為以及血液接觸為主,也就是說,即使是異性戀,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,仍有可能感染愛滋;卻由於目前老舊的觀念,政府防治愛滋明顯忽略異性戀族群。
異性戀者成愛滋黑數
由於愛滋最早的病例是出現在同志身上,因此同志族群也是最早投入愛滋防治的族群,包括目前愛滋防治的義工,多半是由同志以及性工作者擔任。王蘋表示,最諷刺的是,對愛滋最了解、最願意定期篩檢,以及最早投入愛滋防治工作的族群,反而也是在愛滋防治上最被政府歧視的族群。
王蘋指出,目前由衛生署統計的愛滋感染者比例,看似同志排名居高不下,但這樣的結果其實有統計上的謬誤。由於多數同志都願意定期檢驗愛滋,因此也是最容易被發現患有愛滋的族群,但異性戀者即使感染愛滋,卻由於傳統認為愛滋是屬於同志的疾病,並未接受篩檢,因此往往成為愛滋黑數。這種統計上母數與子數並不均衡的問題,也讓愛滋與同志之間畫上等號的迷思更加牢不可破。
王蘋也表示,現在愛滋防治最需要注重的部分,反而是青少年。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,到2009年4月為止,台灣學生累計感染愛滋人數已經為1,035人,是感染者快速增加的族群。
但即使如此,目前台灣對於青少年的性教育,卻還停留在「不要懷孕就好」的觀念裡。
應注重青少年性教育
目前台灣青少年的性教育相當不足,成為愛滋防治的隱憂。王蘋表示,如果父母看到兒女談戀愛,只會阻止,叫小孩好好讀書;問題是,這種防堵的策略幾乎沒有任何用處。許多青少年的愛滋感染,就是因為不了解安全性行為才會發生。未來政府在宣導愛滋教育時,應該多著重於青少年的性教育。